沒必要把外貿當作“外貿”來看。如果真的要把自己的產品很好的在當地銷售,最重要的是了解當地市場的需求。記得要站在當地人的立場看問題。
對新手來說,過語言關,學外貿流程是基本功。這之後,還是要在談判技巧,營銷策略,市場調研,客戶管理,產品研發這幾大塊下功夫。再結合一定的經濟,金融知識。不管在什麼行業,這些都是你做好國際生意的技能。當你結合自身經驗摸索出一套方法後,在哪個細分領域都會吃香的。
----------------------------華麗的分割線-------------------------------
自己幹可以做soho,挂靠,當然也可以開公司/工廠了,最後一個,要有確認會跟你走的客戶後再做,身邊的悲劇不要太多啊;帶著一腔熱情出去開公司,做產品,結果客戶都不買賬,悲劇了。自己幹前切記不能影響家庭生活的品質,把家裡用的錢留好。
帶團隊和開公司就是不同的兩個套路了,如果公司的片區太大,一個人是做不完的。招些畢業生或畢業沒多久的,按照自己成功的討論慢慢培養,比外招有經驗的要好點。自己培養起來的忠誠度會好,做事的套路比較對你自己的路子。
其次,很高兴看到你在一家即使不是很正规的公司,能够依然保持着好好工作好好学习的心态。和许多销售领域一样,外贸也是一份先苦后不一定甜的工作,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有回报。
1.读懂你们的产品,把产品目录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都给完完全全搞懂了,备好子弹,才开得了枪。
2.了解供应的流程。所有外贸工作都不是业务员单打独斗就能成事儿的,你需要一个大后方给你提供支持,那么如何协调好大后方来一起发力销售工作,是一项重点工作。假如你公司是工厂,那么和生产、技术、采购、物流等部门打好交道是必须的,假如你公司是外贸公司,那么和你公司对接的供应商人员是不是应该至少通个电话认识一下方便以后的工作?
3.学习专业知识。从你会发这贴看,你的上面可能并没有专人来带领你的工作,这样的话在学习上必然存在着一些麻烦。但不管怎样都好,你都应该多找机会纠缠一下你的上司,让他传授多些专业知识给你,怎么找客户,怎么跟好单,怎么写邮件,怎么打电话等等。以及可以找空多点上外贸论坛或者关注一些外贸微博。
最后的最后,不管接下来的路多难走,熬下去!假如真的喜欢外贸这个领域的话,假如觉得这家公司具备可发展空间的话。当然了,假如产品不对、公司平台不大,无法承受你期望当中的发展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15年春节期间,认真地看完了Sam的老鸟之路,3月入职成为一名外贸业务员,到现在为止,受益良多,也写出我的总结,与大家共勉。
首先,我在一家外贸公司,只负责业务开发,价格是老板订好的,图片有美工,工厂有采购,网站是现成的,这半年主要学会了在网络上搜索客户,所以只会这一方面的。
3月,刚刚入职,对产品行情一窍不通,直接用Google地图把搜索结果(红点)全部都点了一轮,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
2.Privateresults设定为Useprivateresults,会记录打开过的网页,避免重复开发
3.Whereresultsopen,Openeachselectedresultinanewbrowserwindow
Excel:记录收集到的邮箱地址。开发信我会分两次发,第一封是介绍公司,第二封主要是问下客户有没有收到邮件,记下发送的日期,两次都没有回复的,转入“待重发”列表,每月更新一次价格表。(贸易公司,每周出新产品)
邮件发送:公司用的QQ企业邮箱,付费版,可以设置分别发送,退信也会说明原因,对方邮箱已满/邮件太大/域名不存在/垃圾邮件……
记录退信:“Alt Enter”直接记录在Excel表格中,把判定为垃圾/退信的,去掉附件,精减内容,重新发送
页面内查找:”Control F”,到搜索框内输入“contact”或者“@”,可以快速找到邮箱,此快捷键适用于google搜索结果页(所以要设置每页显示100条结果),客户网页,Excel中查找域名,避免同一域名重复录入
域名和前缀都是蓝色:域名存在,邮箱地址存在,可以把邮箱地址加入到Excel列表中。但是,有的域名下,会设置成域名下所有邮箱地址都存在,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自己随便编一个前缀进行测试(比如在原前缀中间随机插入几个字母)。
域名和前缀都是红色:该域名下没有任何邮箱,也许客户用的是gmail或者yahoo邮箱,也许该域名是母公司旗下的品牌网站,没有独立开设邮箱
域名是蓝色,前缀是红色:该域名下有任何邮箱,但你输入的那个前缀不存在,这种情况,可以用“”域名” mail”到google中搜索,对于美国,加拿大,还可以到
域名是蓝色,前缀是黄色:域名存在,不愿意告诉你该前缀是否存在。这种情况,可以把邮箱地址加双引号到google中搜索,如果google有收录,说明邮箱存在的可能性较大,也可以试着发送,如果google没有收录,很可能邮箱并不存在
成果:从第三周起(前两周在建各种模板和看自家价格表)基本上每天发出去50封开发信,平均每天收到一个客人回复,第一个月只接到一个样品单,第二个月接了一个刚好能让我渡过试用期的单子,(还是在试用期的最后一天打的款::>_5-6月,GoogleMap上的搜索结果收录得差不多了,打到的网站和邮箱开始大量重复,放弃Map,开始用GoogleImage.Image有个好处是看到产品图片就能点进去,不用看字,因为语言的种类真的非常多,英语根本不够用。
用GoogleImage时,可以用“site:国家域名后缀”实现搜索结果的差异化,需要不断变化关键词。
,过滤大量垃圾网站,并且“一个网站只提供一个搜索结果”,基本上每个搜索结果都是有效的,准确率超过50%,一天是收录不完的,复制下链接,记录自己查看到第几页,第二天打开Link继续找
查到了好多注册人(老板)的邮箱地址,但是这个网站打开速度实在是太慢太慢太慢了,建议使用这个:/(好像翻墙才能开)
GoogleMarketFinder(全球商机洞察),GoogleTrends把同行的几个领军品牌输入到GoogleMap中,Map上红点最多的地方,就是我的目标市场。
虽然免费用户只能看到最近三项进出口记录,但对于了解产地分布也足够了。输入关键词“Cloth”,”Ctrl F”,搜索框内输入“Customer”快速定位到Customer,依次点击蓝色的公司名,把Importer和Exporter记录到Excel表格中,如此查找记录一天后,借助Excel数据下“升序/降序”的功能,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内供应商的地理分布。——结果发现我给我们公司供应商的好多客户发过价格表,然后我们的价格会高很多,毕竟不是工厂::>_
7-8月,开始用Google网页寻找客户。related真的超级好用!!!有了它之后,根本就不用考虑关键词,找到一个网站后,或者得到老客户网址后,直接在google输入“related:”相似的网页全部出来了,
得到目标客户的网址后,怎么查找邮箱:试用了Sam的方法,为了兼顾效率,最佳搜索是:[""mail],(当然加上CEO,owner,president之类的结果更多,但是用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多,只适用于非常非常对口的客户,进行深度开发时用。一般的客户,用这个就够了),对于出来的结果,不要一个个点开,这样效率也太慢,用“Ctrl F”,查找“@”,大概找找就可以了。然后进行邮箱验证,排除无效邮箱。
除了Google上找到的邮箱,也可以自己猜测邮箱前缀,比如全球通用的info,sales法国的contact,荷兰的office,巴西的contato,sac,vendas,atendimento……
""mailCEOORownerORpresident……自行脑补,结果非常多,要大概地看还是认真地看,请自己把握。
英国公司信息panycheck.co.uk”site:】,在搜索结果中会出现Member的名称和职位。应该是Linkin的一个BUG,不保证长期有效。
在没有单的日子里,我感觉自己连呼吸都是错的。就算我出不了单,也要让自己看起来很忙的样子。虽然我什么也不做,我也要是公司最后一个下班的人,为的就是等试用期之后老板会因为我积极的态度而不开除我。我觉得自己为人不错,却会偷偷的为同事离职而感到高兴,只因为她走了老板可能会把他负责的客户分配给我。
我对同事非常热情,只要需要我帮的忙,能帮要帮,不能帮也要想办法帮。为的就是他们可以传授我一星半点的技能,只是我的费力逢迎到最后都是成了泡影。而对于上司,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差生,虽然我成绩差,但是我积极表现,鞍前马后,为的就是他能看见:“看,Stella作为新人虽然业绩不好,但是还是很积极的,是个潜力股。”
而对于客户,也简直成了我的祖宗,只要是他们的问题,那就是我的问题。发誓要做好他的单,一天24小时的候着。他们理我一下,我便觉得春天来了;他们不理我,我就心痒难耐。不知道谁会是我的衣食父母,所以谁来都成了衣食父母。可是为什么这样他们还是把订单给了别人?
等熬过了试用期,在没单的日子我就会时常去想是不是公司的产品不好做,是不是公司的平台不给力,公司分给我的询盘都比较垃圾?也会想想是公司没有给我好的学习机会,我是不是该换家公司?当然,内心深处也在怪自己能力不济,隐藏着深深的恐惧。
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做不好业务?你说我没有学习么?为了学好外贸业务,我天天逛外贸论坛,加了各种外贸QQ群,死皮赖脸的跟很多外贸高手请教过问题,外贸资料下一堆在电脑里,我还要怎样学习呢?
这一幕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呢?这都是我经历过的,很多事情已经忘记了,很多事情想起来依然会觉得齿痛。为什么做好外贸业务就这么难?这个问题从入行就一直跟着我,只不过随着时间的积累,对业绩的要求不
一,所以考虑的角度会很不同。在我外贸生涯的第五个年头,倒是对外贸业务的这个角色了解颇多,对这个问题也有了自己的见解。
说到学习,我曾经一度认为我每天乐此不疲的去看各路大神分享的外贸干货就是学习了。当我迷茫的时候,看到网上各路大神的分享,我就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人也仿佛重新焕发了精神,抖擞了起来。后来证实是我自己走错了路,大神的分享自不会有错,只是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人家的东西用到你的产品和行业里来就不见得适合了。况且,有的大神是真有料,有的大神则是空顶着帽子,无论是真大神还是假大神,他们的那些知识都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去筛选去消化才能成为我自己的。
我真正学会如何学习还是在自己soho之后,真的只有到你走的每一步都涉及到自己的饭碗问题,才真的会一遍一遍去思考。现在我没有看任何一个大神的干货,也没有关注任何一个大神的专栏,这样学习下来反而使我真正走向盈利之路。
我是怎么学的?首先,我会把自己需要学习的产品资料都列个清单,然后再想办法去完善这个清单。SOHO之后,得来的一些产品和行业资料就很不容易了,有的时候去问人家要,人家还不给。慢慢的我就变乖了,我会把自己需要的资料列一个清单,这样要的时候就一次性叫人家准备。后来想想上班其实也是一样的,作为一个新人,如果你今天要这个产品资料,明天要那个报价表,后天又要个货代联系方式,要我是老人,我也懒得搭理你。
当然,我作为一个SOHO,很多资料都是我自己在漫长的成长路程中收集起来的。在公司当业务就要简单许多,很多资料公司都是现成的,你整理好之后直接向同事要就可以。在公司上班,难免会有些规定,这些规定你都是要了解的。譬如你接了订单,是走哪些流程?你向谁对接你的订单?新人要注意不要越级,越级是职场大忌,越级的业务不仅是招上司讨厌,老板也不会喜欢的。
哪些条件你可以给到客户,哪些优惠你是不能自己做决定的。公司给予你的报价针对不同的客户(国内贸易商,国外中间商,品牌商,和国外终端,量大的量小的)是否可以有一定的起伏,可以有多少起伏。公司对于付款方式一般都有自己的规定,你要好好的记下来,不要去质疑为什么别人公司有LC,你就非得TT。
常用的资料我都会打印出来,由于有时要对接国内供应商,有些必要的资料我还会整理出中文,方便我的供应商看懂。新人在学习初,最好就中英文各一份,打印出来之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免得公司人多,借来借去东西就不见了。一般正规的外贸公司对于物料分配这些都是有规定的,一般一个人的就是一份,之前我就是分配了一个计算器,弄丢了还是自己买的。当经理的时候业务的椅子坏了,还是自己掏钱修的。
我讲了这么多,你该看出来了吧,外贸所谓的学习更多的是该来源于你公司内部的资料,就是学习你认为枯燥的产品资料及订单流程。你在网上看到再多的干货及鸡汤,都不如这样学习成长的快。这些资料一般上了轨道的外贸公司都会提供,新人入公司把这些资料都收集起来,好好学习,再借助公司同事的帮助,不出一个月,你就会对产品很熟悉了。
而对于开发客户,其实是一样的思路。作为新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你的同事是怎么出单的。当然,你大剌剌的去问人家,人家肯定不会告诉你。你可以同样整理好一个清单:
如果你们公司没有这些系统的培训资料,那么你也需要整理好一份清单,然后慢慢朝着这个清单去寻找和累积资料。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着这些清单,找公司同事多沟通。
不得不说,现在的外贸业务真的是太浮躁了。遇到问题想也不想就张口问来,得到答案也是随手用掉下次用忘了。举个例子,我常常在表姐物语群看到有人问什么是CIF,又有人问什么是D/P。我就想知道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在知道什么是D/P之后,下次问到什么是D/A,他又能答得上来吗?
做项目则不如此,一个项目确定负责人之后,老板一般就不管了。而这个负责人则需要用一切办法使这个项目顺利交付。遇到问题,则需要把同样潜在的问题都需要一举解决。譬如出现了D/P这个问题,随便百度一下就知道这是个付款方式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把付款方式的问题一道解决。
如果你用谷歌去搜索外贸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会问外贸怎么做?外贸好不好做?或者做外贸怎么样?然后很快就会被这样问题引导到某个大神的自媒体上去了,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开启了狂热追捧偶像的模式了。不用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但是这样并不能让我真正从外贸生意上赚到钱,现在我一直这么记得一句话,最有用的资料还是课本。
我现在找资料都是先从词根找起,譬如我想做外贸,我先会去百度百科上看下外贸是什么意思。虽然真的很枯燥,但是百度百科上真的对外贸这个词讲的很清楚了,包括了常见的付款方式,公司形式,进出口资格等等,应有尽有。再想想群内的那些小白问题,想想自己那时候工作了好几年,连一些比较全面的外贸术语都搞不清就觉得汗颜。
这种方法在开发客户上同样适用,我之前分享过如何高效率的用谷歌开发客户。很多人照本宣科的去照着实践,但是事实上我之所以可以在别人的搜索方法上再精进,完全是因为我一得知有谷歌高级搜索功能之后,我就把所有的搜索条件都系统学习了一遍,最后就融会贯通了。
同样的开发方式展会,很多人看到某个大神分享的布展技巧,然后就热血沸腾。可是如果你百科了一下展览会这个名词,明明百度和谷歌已经教了你很多这样的技巧啊,还把历史都跟你说了一遍。我这里不是说大神分享的就是错的,问题是大神肯定只分享了她欣赏的那一部分,你能学到的东西也只是一部分而已,残缺的知识系统并不能为你的事业带来可持续性的发展。这个心态我太理解了,如果我不是想写书,这些东西我也是绝无可能分享的。
与其去搜别人所谓快捷的技巧,外贸新人更应该先把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一遍,这样你才不会被带歪,不会感觉学到最后一团乱麻。
虽然我在管理团队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我是在开通了表姐物语qq群之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严重的,有多少外贸业务问问题的方式令人厌烦。他们怎么问呢?譬如有人会抛出一封英文邮件出来,然后问大家这封邮件怎么样?我就觉得奇怪,你要问别人邮件写的怎么样,你至少要先说出你自己能看出来的问题吧,还有你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一个外贸新人老是去问开放性的问题很快会把老业务的耐心用完,所以有时候真的不要怪同事不愿搭理你。
在我看来,不会问问题的人有两种,一是懒,二还是懒。他懒得学习,懒得查资料,也懒得动脑子。一般领导考察一个外贸业务是否有潜力的时候,常常会看他是否会问问题以及问问题的质量,这能够侧面反映一个人是否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如果你现在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也不要紧,表姐也是这一两年才开始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了,从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开始学习吧。
怎样才能培养出独立的思考能力呢?很简单,三思而后行,年轻人很容易就把话说出去,所以在说之前一定要经过详细的整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我都在一个集中的时间点去寻找我需要的问题答案。在这之前,遇到问题,我都是先在笔记本上记下来。我喜欢用纸质的笔记本,这源于我还在当外贸经理的时候,女王跟我分享过用笔记本写工作笔记的好处,从那之后,我就用纸质的笔记本写工作计划,记录问题了。这很能让我静下心来,这样思路也是清晰了许多。
问题我会专门记录在一起,这样方便我以后复习。记录下来之后,自己先去网上找答案,再提炼下问题的纯度,实在解决不了,我就会选择去请教同事。当然,同事不回答你也是正常的,没有人有那个美国时间去教一个外人,谁都要赚钱。我问问题的方式是我会主动在会议上,在公司的业务群里常常去分享自己的业务心得,有时候总结出来了一个好资料,我也会及时的分享到群里给大家。这期间也会适时的把自己的疑问放到群里,当然不是开放性问题,我会先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征询同事的意见。这个也需要情商了,不过只要你积极的分享,让同事获益,你有问题的时候得到答复也更容易些。
此外,对于要问的问题也要适时的整理,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在什么场合问。除了经常分享,在平常工作中能帮忙就要帮忙,新人不主动,更没人理你了。
我之前分享过一篇利用阿里工具站让优秀的同行帮你解决问题,也是一条上佳的解决方案。在内团结同事,在外有同行助力,则是极好的办法了。
外贸新人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要从何干起?做事很被动,别人说一下做一下,想要主动去做点什么也无从做起。其实,如果你把自己当作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你就会想尽办法去把这件事做成功。
就算是外贸业务员,依然可以是项目的掌舵人。如果你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是一个项目的话,那么你就是这个项目的掌舵人,这个项目的员工就只有你一个,而你就是个菜鸟。这就是现实,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项目做成功,就是你应该做的事情。而任何项目在开展之前,都应该要列计划。古人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列计划就是做好这个项目的第一步。如果你没有宏观主义精神,那么外贸之路势必会越走越窄。
那么如何开展一个项目呢?任何一个项目首先要考虑的点有两个:盈利点跟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外贸业务,为什么客户要找你买而不是其他业务买货?客户找你买货能有什么好处?你公司为什么可以拿下这个客户?客户找你公司拿货能有什么好处?
一个是自身的,一个是公司的。这都需要你去了解,在根据你了解到的知识找到一个最容易获利的点,再把有限的精力往那个点推进,你的业务就起来了。
然后就有回到了前几步,如何学习的问题了。做事要先谋而后动,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谋,你只能跟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累心劳力也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最后再插一句,我喜欢用纸质比较本写计划,这样能让我静下心来,安静的思维更有条理。
文章内容太长了,写的头痛,暂时就写到这里吧,以后想到了再更新。更新的内容在公众号就没办法显示了,可到我的博客上阅读。
1.主动了解公司,学习公司产品,对产品的专业程度,市场同行业的情况的把握,自己产品的差异和卖点,还有相关对应的英文单词也要记下来。
2.主动学习整个外贸流程,主动帮老业务员做做样品,跟跟订单.主动到车间里跟生产主任,QC等多打交道,这样才能在短期之内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迅速的融汇贯通,变为自己的技能.
3.坚持学习,网上很多外贸知识干货和经验分享,建议多听多看。外贸人必备的干货学习清单,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5.学习主动开发客户:搜索引擎、海关数据、社交平台、黄页等这些开发渠道都要一一了解并掌握
10.不要让供应商知道自己卖国外客户的利润率,否则供应商知道利润高,会涨价,导致利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