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不是」关羽真正失败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得力的副手。如果守卫江陵的不是糜芳,而是某位得力的副将,那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因为江陵城经过关羽多年经营,不说是固若金汤也可以算的上是铁索铜关。如果守将全力防守,那么进攻方势必会陷入持久战。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江陵不陷落,那么就是另外一种形势了。如果将士们知道自己的妻儿被吴军包围,深处险境的话,那么战斗力就会急剧上升。孙子兵法上讲归师勿遏。这时关羽的军队回援,里应外合的话,吕蒙的军队是必败的。更何况吕蒙的统帅才能本来就不如关羽。他只是凭借袭取荆州成名,几乎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正面对抗的话,根本不是关羽这种沙场老将的对手。吕蒙自己应该也知道这一点,估计如果这种请况出现,他应该会识相的立即撤军,避免和关羽军接触。之后的形势还是会很微妙。如果关羽军团完好无损的话,那么以当时刘备如日中天的形势,如果刘备进攻关中,赢面是很大的,历史可能就会改写。图片来源网络归根结底,关羽失败的原因还是手下人才不足,没有忠勇可堪大任,能够独挡一面的副手。这其中重要的原因还是刘备入蜀的时候损失超过了预想,不得不抽调荆州军团的骨干。使得关羽手下人才凋零。大胆试想一下,如果赵云作为关羽的副手,那么凭借他一贯忠勇的表现,应该能保证江陵万无一失。可是这也仅仅是想象。其实关羽已经把手里面的一副烂牌打出了高水平,这已然证明了他具有卓越的指挥才能。喜欢我内容的帅哥美女点赞关注吧。
关羽并非是大意失荆州,应该说他在荆州留的部队并不少,只是糜芳和傅士仁的叛变,实在无法预计,这个最大的责任恐怕还是刘备用人不当。关羽在北伐襄樊的时候,吕蒙乘机夺取了荆州,很多人把此归咎于关羽过于大意。不过实际上关羽自孙刘两家以湘江为界瓜分荆州以后,由于吴军和南郡仅有一江之隔,所以关羽对此并非没有防范,不仅沿江设置了斥候监视吴军动静,在荆州留下的部队并不少。即使在吕蒙称病以后,关羽也仅是“稍撤兵”增援樊城,还是留下了相当的部队驻守荆州。后来陆逊仅在宜都、房陵、南乡、秭归等地就招降了数万人。而江陵是蜀汉在荆州最大的据点,又关押了3万魏军俘虏,守军肯定也不会少。如果说糜芳率军抵抗的话,以吴军的攻城能力看,是难以短时间内攻克江陵的,一旦关羽回军,吕蒙的行动将以失败告终。但是糜芳却什么都没做,直接投降了吴军。而按照《三国志·关羽传》和《吴录》的说法,更是说糜芳和傅士仁先和孙权勾结,之后东吴才出兵偷袭荆州。所以关羽失荆州的关键,在于糜芳和傅士仁的叛变。特别是傅士仁,他是留守荆州的蜀汉集团最高长官,叛变以后荆州留守的蜀军群龙无首,这也是后来被陆逊快速各个击破的重要原因。而糜芳作为蜀汉集团的元老级人物,位高权重,为什么会突然叛变,这个众说纷纭。《三国志·关羽传》的说法是关羽一向轻视他,加上北伐襄樊期间糜芳供应物资迟延,关羽扬言“还当治之”。所以糜芳恐惧会被治罪,因此叛变。而《吴录》则是说因为南郡城中失火,烧毁了大批军器。关羽责备糜芳,糜芳畏惧,因此和孙权勾结。综合来看,就是关羽和糜芳的关系一直一般,而糜芳犯了错,被关羽骂了,然后惶恐不安,于是主动和孙权勾结,或者是被动的在吴军兵临城下叛变。所以能力不足,又忠诚度有问题的糜芳当南郡太守,这个是关羽失荆州的关键。但是糜芳是刘备亲自任命的南郡太守,又是蜀汉集团元老,关羽显然也不可能随便将其撤职,这个最大的责任,就只能怪刘备用人不当了。
大意失荆州其实是表面现象,还有两个重要因素是失荆州的关键。一是关羽太狂了,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和东吴关系搞的很僵,打了几个胜仗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二是用人不当,不听下属之言,粗暴对待部下。所以失去荆州是必然的。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很多人的共识,认为关羽为人太傲、太自负,既然要围攻襄樊,为何不好好保护大本营荆州,最后导致荆州失守,自己最终也被杀害。但是我认为,荆州失守的主要责任不在于关羽,主要责任在于刘备,其次是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说,主要有以下理由:【一】刘备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1.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是官方行为而非个人行为。一方面是关羽在自己大哥夺得汉中,成为汉中王时,想在荆州这边策应大哥给大哥一个惊喜,而且也是为了实现诸葛亮在隆中所确立的战略路线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不可能是关羽自己头脑一热自己决定的,必然会上报刘备备案的,也就是说关羽围攻襄樊是国家行为,是经过朝廷批准同意的,刘备和诸葛亮是知晓并同意此事。
2.用人不当。刘备在攻打汉中的时候,他自己的大本营是留谁驻守的呢?是诸葛亮,因为刘备知道自己在前方拼杀,后方老巢要是被人端了,那就是进退两难了,所以他特意留下军师诸葛亮驻守。刘备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在批准关羽实施襄樊之战的时候,为何不为关羽派遣一员能够镇守住荆州之地的大将,而是眼睁睁看着关羽在前线打仗,荆州却由一个既无德又无才的麋芳来镇守,难道就因为他是自己的小舅子就这么放心。而在这个时期,赵云正处于空档期,没有什么重要的军事任务,为何不派赵云前去驻守,如果赵云去驻守,那蜀汉的结局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而麋芳在吕蒙到来之后就投降了,保命要紧。
3.刘备的盲目乐观。在关羽围攻襄樊的时候,此时三国势力全部投入进来,魏蜀吴三家大作战,而魏国和东吴参战的都是一把手,曹操和孙权都是亲自带兵指挥作战,而刘备在干嘛呢?他在他的新王府中优哉游哉呢!既不到前线去亲自指挥,也不派大将去驰援,盲目的认为关羽能够抵挡住魏和东吴的两方抵制,最终关羽兵败,最终被东吴所杀。【二】诸葛亮的连带责任如果说刘备是盲目乐观,用人不当,但是诸葛亮作为军师,如此智慧的卧龙为何不提醒刘备应该做好驰援荆州的准备工作呢!所以,综合以上两个方面,虽然直接失荆州的是关羽,但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刘备,这也就在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何在关羽死后,刘备不顾国家的未来,毅然倾全国之兵去攻打东吴为二弟报仇,因为关羽的死他有太大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