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raid10这是安装了2PB(2048TB)硬盘后的存储


什么是RAID 技术

什么是RAID 技术?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之。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RAID 0
RAID 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可以提高整个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
RAID 0没有提供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其中一块硬盘损坏,所有数据将遗失。
RAID 1
RAID 1就是镜像,其原理为在主硬盘上存放数据的同时也在镜像硬盘上写一样的数据。
当主硬盘(物理)损坏时,镜像硬盘则代替主硬盘的工作。因为有镜像硬盘做数据备份,所以RAID 1的数据安全性在所有的RAID级别上来说是最好的。
但无论用多少磁盘做RAID
1,仅算一个磁盘的容量,是所有RAID中磁盘利用率最低的。
RAID 2
这是RAID 0的改良版,以汉明码(Hamming Code)的方式将数据进行编码后分区为独立的比特,并将数据分别写入硬盘中。因为在数据中加入了错误修正码(ECC,Error Correction Code),所以数据整体的容量会比原始数据大一些,RAID2最少要三台磁盘驱动器方能运作。
RAID
3 采用Bit-interleaving(数据交错存储)技术,它需要通过编码再将数据比特分割后分别存在硬盘中,而将同比特检查后单独存在一个硬盘中,但由于数据内的比特分散在不同的硬盘上,因此就算要读取一小段数据资料都可能需要所有的硬盘进行工作,所以这种规格比较适于读取大量数据时使用。
RAID 4
它与RAID 3不同的是它在分区时是以区块为单位分别存在硬盘中,但每次的数据访问都必须从同比特检查的那个硬盘中取出对应的同比特数据进行核对,由于过于频繁的使用,所以对硬盘的损耗可能会提高。(块交织技术,Block interleaving)
RAID 2/3/4 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使用
RAID 5
RAID Level 5是一种储存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它使用的是Disk Striping(硬盘分区)技术。
RAID 5至少需要三块硬盘,RAID 5不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
RAID
5 允许一块硬盘损坏。
实际容量 Size = (N-1) * min(S1, S2, S3 ... SN)
RAID 6
与RAID 5相比,RAID 6增加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
RAID
6 至少需要4块硬盘。
实际容量 Size = (N-2) * min(S1, S2, S3 ... SN)
RAID 10/01(RAID 1+
0,RAID 0+1)
RAID 10是先镜射再分区数据,再将所有硬盘分为两组,视为是RAID 0的最低组合,然后将这两组各自视为RAID 1运作。
RAID 01则是跟RAID 10的程序相反,是先分区再将数据镜射到两组硬盘。它将所有的硬盘分为两组,变成RAID 1的最低组合,而将两组硬盘各自视为RAID 0运作。
当RAID 10有一个硬盘受损,其余硬盘会继续运作。RAID 01只要有一个硬盘受损,同组RAID 0的所有硬盘都会停止运作,只剩下其他组的硬盘运作,可靠性较低。如果以六个硬盘建RAID 01,镜射再用三个建RAID
0,那么坏一个硬盘便会有三个硬盘脱机。因此,RAID 10远较RAID 01常用,零售主板绝大部份支持RAID 0/1/5/10,但不支持RAID 01。
RAID 10 至少需要4块硬盘,且硬盘数量必须为偶数。

新的宝石和最高424的戒指就遭到了吐槽——没有三围


昨天10.07上线后,新的宝石和最高424的戒指就遭到了吐槽——没有三围,白字损失太多,显得可有可无。
于是,暴雪连夜修改~~
目前各大网站之前SIMC的列表都不准了。
以近战盗贼为例,目前表现比较好的有:

1、吸血石——单体全程占比大约8%+,大秘全程4%+。

2、秘法石、风暴石(大致相当,网友发的截图有5-6%左右,raid1-2王)

3、还有暗影石、邪能(魔化)石,据说也不错。
目前反正没有标准答案,新版本刚上线1天,建议大家不妨多试试,体验下。

RAID技术

RAID技术
RAID0:磁盘利用率100%,无冗余,可靠性最差。
RAID1:磁盘利用率50%,可靠性高。
RAID3:磁盘利用率(n-1)/n,有特定的奇偶校验盘,可靠性较高。
RAID5:磁盘利用率(n-1)/n,无特定校验盘,校验数据分数存储,可靠性较高。
RAID10:RAID1和RAID0的结合,先镜像再条带化。
RAID01:RAID0和RAID1的结合,先条带化再镜像。

真是受够张嘴就linux闭嘴就linux的极端nas博主了

真是受够张嘴就linux闭嘴就linux的极端nas博主了,给想diynas的小白玩家强推黑群晖黑威联通,是嫌人家数据不够坏吗?知不知道读取raid阵列很麻烦的,想恢复数据就更难了。
群晖系统的存储池无论是单盘的basic,jdob还是多盘shr,raid0/1/5/6/10统统都是将磁盘设置为raid。表现就是在专业硬盘工具下可以看到一个linux-raid分区。想读取里面的数据就得用一些专业软件才行。
黑群晖总会莫名奇妙地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供电不稳,磁盘阵列就损坏了。所有数据都不可读。对小白来说怎么办!!!!!!
把盘拔出来,插电脑上读不出来,放回黑群晖提示阵列损坏。这时候让那些小白用户怎么办。这时候那些整天给小白推黑群晖的博主,怎么不站出来搞一个数据恢复的教程。对哦,这些抄一抄国外教程的憨批博主,怎么会磁盘阵列这种真的需要技术的活了???
我很久之前就说过了,家庭用户不要组raid,不要组raid,不要组raid!raid一时爽,等系统或者阵列出问题的时候,普通用户很难恢复raid阵列的。不要给自己找麻烦。怕数据就是用同步软件将数据同步到另外一块硬盘上,并定时离线备份。
嘴臭完了!该解决问题了,如果你的群晖阵列出问题了,或者数据被误删了。请下载UFS Explorer Professional专业数据恢复软件。这个软件有Windows版本,不用担心,不会涉及命令行。
将黑群晖的硬盘挂上你的电脑,打开软件后就会在侧边栏出现一个和你群晖名字一样的虚拟raid盘,我的是ds918,所以显示ds918。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分区应该会里亮一个绿点,还写着btrfs(群晖的数据分区格式)你双击打开它就能看见群晖数据分区的目录了,选中要导出的文件右键导出就可以了。
对于阵列损坏的,没有出现绿点没有btrfs,在虚拟raid盘上(我的是ds918)上右键右点击“scan for lost date”,然后勾选btrfs分区格式,其他的不要勾选。软件会开始扫描丢失文件并重建阵列。
但是这个高度自动化的软件,不一定真能恢复严重损坏的阵列。实在恢复不出,那只能花钱请数据恢复公司搞了,就当买个教训吧。光靠raid保护数据的想法很天真。重要数据一定要多备份,没必要不要组raid。
你们一定会很好奇我为什么会知道,我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白玩家,只不过被坑多了所以就会了。我现在的nas系统是windows不玩阵列通通单盘存储,重要数据多块硬盘同步,离线冷备。装一个黑群晖解决相册问题,同时重要文件也会同步到Windows主机中。

实际是存储领域非常容易理解的技术

raid,实际是存储领域非常容易理解的技术。
早些年做单机存储系统时,总避不开raid技术,不管是软件实现还是硬件实现,技术原理几乎完全一致。可以参考SPDK中的raid bdev的实现,非常简洁。

1)raid0,实际是一个多盘的线性扩展,注重性能。线性编址优先水平延伸,可以重复发挥多盘的并发IO性能。而且,对磁盘的数量没有限制,磁盘空间利用率100%。
2)raid1,实际是数据冗余备份技术的方案,注重数据安全。各个磁盘的线性编址相同,且需要保证双写成功,磁盘空间利用率只有50%(及以下)。
3)raid5,使用数据校验技术取代备份冗余技术来提高磁盘空间利用率。即使用其中1块磁盘的空间用来保存物理块的奇偶校验信息。因此,磁盘空间利用率是 (n - 1) / n。 综合兼顾了读写速度、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在物理生产环境中广泛使用。
此外:还延伸出了raid01、raid10...相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先0后1编址、先1后0编址。

那么,假设有3块120G的磁盘做raid5,总的可存储空间能达到多少呢 ?

最近给家里添置了一台的四盘 NAS:绿联DX4600

最近给家里添置了一台的四盘 NAS:绿联DX4600,简单聊聊它的使用体验
 
外观,金属合金材质的外观,很硬朗,也很有安全感,远远看上去就像个小型保险箱,靠谱就是第一感觉
 
存储:4盘位设计,还支持双M.2拓展,首次开机可以在普通模式、RAID1 、RAID5 RAID10、以及RAID0、6模式之间选择,对于普通家庭用户,直接RAID5模式即可,兼顾数据安全和容量的需求,家庭使用毫无压力。如果你要折腾可能会让硬盘无法休眠,那就两盘 RAID1两盘普通模式然后用数据保护功能就行了。
 
接口:双2.5G网口是必须的,高速网络传输就靠它了。另外绿联云DX4600也配备了两个USB3.0和一个TYPE-C接口,还可以外接其他存储设备,包括局域网下的其他NAS存储设备,这一点相当人性化。
 
APP:简单易用,这也是绿联相比其它家NAS很明显的优势,不需要频繁折腾,也不需要设置一堆网络参数,安装绿联云客户端就可以使用,另外WIN/MAC电脑、手机、电视、PAD都有相应的客户端,任何一台设备都可以使用,更加便捷。
 
其他功能:内置百度、移动网络云盘备份下载功能,以及迅雷下载、自动备份加密空间的功能,让小白也可以省去很多功课直接上手。
 
千言万语不如上手一试,相信我。绝对不会错。

二手机械硬盘地板价了

二手机械硬盘地板价了

刚pdd20块钱包邮一块的价格买了两块500g机械硬盘,产生日期都是一几年的。型号则是WD5000AAKX,10年前很流行的硬盘型号,广泛分布在各类品牌机和零售商。据说这个型号的电机在突然断电时会在极短时间内刹死电机避免损坏,而且还有外停泊技术加持寿命,比现在的硬盘设计还要好。​

现在组一个raid0直接读写都在250左右,美滋滋!有的人也许担心硬盘寿命问题,其实机械硬盘这东西寿命很长的,前提你要正常使用!

是Linux回炉的第五十四天

今天,是Linux回炉的第五十四天
通过shell监测存储是否在线
iscsi
我理解存储做raid5(奇偶校验,至少3快盘),raid10(既有0的链路捆绑又有1的镜像,至少两块盘),但是目前很多厂商提出做raid6,目前我见到的存储使用都是用来做全量备份用的
我之前负责采购一台存储,当时厂商的人给我推荐万兆光纤交换机,又给我加万兆的HBA的光模块,告诉我快,我告诉他们这个存储只是专人把数据存储到磁盘阵列上而已,不需要,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windows的iscsi的配置,后面才想到中间还要过一些交换机的,千兆的百兆的我也不知道,到客户手上还是千兆和百兆的呀,厂商没说话了。
#!/bin/bash
while true
do
AA=`lsblk -l|grep sdb|awk '{print $7}'|wc -l`
BB=`lsblk -l|grep sdb|awk '{print $4}'`
CC=`ping -c 10 192.168.163.138|sed -n 14p|awk -
F &39; '{print $2}'|awk '{print $1}'`
DD=`ps -ef|grep iscsid|grep -v grep|wc -l`
EE=`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192.168.163.138|wc -l`
if [ $CC == 10 ]
then
if [ $BB == &34; ]&&[ $AA ==
1 ]
then
if [ $EE ==
1 ]&&[ $DD ==
1 ]
then
echo &34;
else
echo &34;
systemctl restart iscsid
echo &34;
iscsiadm -m node -l
systemctl restart iscsi
echo &34;
let sum+=i
let i=1
echo $sum
if [ $sum == 10 ]
then
systemctl work
break
fi

fi
fi
else
echo "磁盘阵列是raid 10配置,磁盘大小与实际不符,请检查磁盘阵列"
fi
sleep 5
done

raid10icon最少有多少个磁盘组成

raid10icon最少有多少个磁盘组成,这种面试题有意义吗?如果硬件级别能保证高级别的高可用,还要分布式文件系统干嘛,难道要在raid级别再做分布式?我的天哪韩公子的Linux大集市信息科技公司研发工程师

RAID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讨论

这是安装了
2 PB(2048 TB)硬盘后的存储

这是安装了
2 PB(2048 TB)硬盘后的存储,就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磁盘柜,简单了说就是大量硬盘的集合,不过这些硬盘却不是简单的放在一起,而是会有一各种“叠加”方法。
比如最快的RAID就是RAID0,它就是简单的把硬盘空间加起当一个硬盘用,速度最快,但没有冗余功能;
又快又有冗余功能的是RAID10,先做镜像,再+起来,速度快,还能冗余,可惜空间利用率只有一半。
空间和速度都比较中等的是RAID5,这个会用去其中一个硬盘存放校验数据,所以空间是N-
1,冗余和速度都还行,所以一般情况下RAID5用得比较多。
笔者对硬件有些了解,对存储这些产品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要快的场合用的是RAID10,不过笔者家里的NAS用的是RAID5,那种单盘的电脑也记得经常备份,因为数据丢失非常可怕。
笔者也替朋友恢复过大量数据,其中一位朋友就是从大学毕业到恋爱、结婚、小孩子上小学的将近300G照片和视频全在一个移动硬盘里,结果某天硬盘挂了,我尽力恢复出了80%的数据,还有很多坏道太多,恢复出来的照片也不全,不过由于是随机分布的,基本不太影响他回忆忘事。
各位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只要有数据积累,用电脑的朋友,不懂RAID其实没关系,找个硬盘多备份几次,千万别让自己的心血某天突然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