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地回答您,我们已经做了三年了。在通达信软件上,最早是期货交易实现电脑买卖,只是免费的速度太慢!文华财经软件要交费,速度非常快。大家关心的是赢亏,自动交易软件赚钱么?肯定比人工交易效益高。首先,是条件选股功能,每天收市后,下载好当天数据,再把自已的选股程序化方案挂上,选择选股范围,好创业板,中小盘,还是沪
A,深A股,剔除ST类,让软件自动运行选股,选出的几十只股票把它们放在指定的自定板块里。五分钟搞掟!接下来是上程序化交易软件,把选出的股票每一个都让程序化交易软件扫一下,看看在K线图上出现的买点、卖点。然后,再结合自已的盘感经验,再精选出十只明天可以交易的股票,放进自选股。第三步是历史数据的统计检验。利用通达信软件自带的统计检验模块,对十只自选股进行近一年的历史买卖点效益的回测分析。从中找出
二、三只最有赢利潜力的白马股。程序化交易软件的操作流流程只需要每天收市后做三十分钟的功课。第四步,就是开盘后,自已如何根据买卖的提示,如何临场发挥的问题。
我应该是少数自己亲自做过的人了,实盘 编程 A股。自认为是韭菜水平,写这个也并不是为了分享经验,但鉴于大多数人其实没有亲自做过,就当是写写自己的一点感受给有兴趣的人看看了。实现全自动交易的途径实盘量化交易看似容易,但也没见多少个人投资者自己做。因为这里有三个门槛:专业技能渠道资金专业技能好理解,基本的编程 投研 一定的数学基础,这样才能想出策略并实现策略。渠道就是指如何实现实盘交易,模拟编程炒股很多人试过,但要实盘,需要通过券商,这样你的策略才能向你的实盘账户发送买卖指令。至于资金,也就是真舍得拿真金白银去试水,同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要真正实现全自动交易,有三种途径,分别从简单到复杂。利用一些和券商有合作的量化平台实现利用如vnpy等开源框架,自己修改后实现从底层写起,比如
C ,自建完整交易系统一般个人单干的话,选择途径1或者2;而如果是正规量化机构的话,选择途径2或者
3。我作为正宗韭菜,自然是选择途径
1,找了一个可以实盘的量化平台。为了避免打广告之嫌,就不透露名字了。交易策略与系统既然是选择了傻瓜式的平台,绝大多数交易系统的技术问题已经不用担心,别人帮你解决好了,自己只用专心于策略。策略自己怎么设计都行:但策略也并不是纯粹的只用把股票筛出来即可,仍然需要自己写买、卖、撤单、查询成交情况等命令,这样才可以实现模拟回测。比如一个简化但完整的流程可以是:模型随时接收实时行情的数据——某时刻产生了交易信号——将股票代码和目标买卖股数发至实盘账号——不断查询成交情况——完全成交或者需要撤单重新调整价格——完成一次交易有了这个,策略就可以完成回测,看看历史收益如何,进而如果你决定要实盘,则可以把策略提交到量化平台的实盘服务器中,与自己的实盘账号绑定并启动策略。这样,一个全自动实盘交易就算开始了。如果是日内策略,交易起来具体日志可能是这样:策略收益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一块吧,因为我策略写好了也没怎么去优化,所以表现也就是韭菜水平,甚至可能跑不过大盘。搞了不止一个策略,表现不
一。如果是专业的机构,那肯定得每天随时维护,并迭代新的策略。至于我自己搞,在策略上线了我很少打开来看,就让它自己运行了,毕竟不是主业,连副业都算不上,纯粹个人兴趣爱好。潜在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策略被别人偷走,因为你的策略是放在平台上的,虽然平台再三声称策略绝对安全,不会被盗,但如今个人数据泄露已经不是新闻了,自然仍然存在策略被盗的风险,甚至是一些人利用权限,直接查看那些收益好的策略也说不准。不过我的策略并不担心这点,因为足够烂,可能这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吧。另外在交易上也存在一些风险,可能策略出bug了让实盘账户产生错误交易,进而导致亏损。或者交易延迟太大,导致错过买卖点等。在合规上,也需要认真鉴别该量化平台是否与正规券商合作,否则本金都可能给搞没。以上内容纯粹是个人感想,不构成建议。这条路上要趟的坑太多,镰刀太多,单兵作战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己是自己的老板,不存在来自客户的业绩压力。
曾经用通信达的时候,经常会编辑程序来进行选股,并且提示买入和卖出。但总体而言,程序只是有辅助的功能,并没有办法通过不断的实盘,跑出完善的交易模型。这就好像量化交易的策略,即便适用性很高,也无法保证能实现百分之百的赚钱。至于股票的波动,根本不是纯概率的游戏,可以通过程序来解决。它是一个市场交易的情绪集合,而情绪是不存在绝对概率的,只存在一定规律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程序去辅助运算,解决很多的问题,剔除风险,增加获胜的概率。但这始终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也就是通过模型跑出一个百分百能够获利的程序。否则,这个市场早就已经大结局了。从程序交易的底层来看,最终没法实现跑通交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市场风格切换带来的交易模式变化。市场风格切换,会带来交易模式的变化。这里风格切换,有很多层意思,可以是交易的资金变化,也可以是市场的牛熊变化。就拿交易资金来说,原本市场里就是散户、大户、机构,还有游资。后来随着市场的开放,各种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险资、外资、社保基金等等,都可以开始入局。那势必会导致市场的交易风格发生重大的变化,股票的走势也就会有相应的变化。程序写入的背景,一般都是根据过往的经验做的模型。但市场风格的变化,却会发生在未来,影响整体的交易模型的有效性。这一点本身就是无法解决的,除非交易模型本身,能够有自我学习能力,不断的自我迭代。
2、市场资金交易趋同后势必出现分化。如果整个市场的资金,都采用类似的交易模型,会有什么结果。一开始,所有的资金都大概率能赚到钱,然后把市场里的其他韭菜给不停收割。慢慢的,市场里的韭菜越割越少,交易模型就开始失效了,不管用了。因为交易市场需要对手盘,而对手盘几乎没有了,只剩下和自己交易模式趋同的资金。这就好像行情抱团的结果也是一样,最终总有资金先倒戈,开始研究新的交易模型。而新的交易模型,就会专门针对老的交易模型进行收割,把原本的交易模型当成韭菜。所以,市场上即便是大资金,一定也会是分分合合的割据之战。
3、资金体量变化带来的交易模型更替。交易模型的更替,还和交易资金的体量有非常大的关系。你用100万去跑一个交易模型,不代表能适用于万,更不可能适用于1个亿。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散户靠自己的方法,从10万赚到了100万,但从100万到万,却难于登天。这是因为交易资金的体量变大了,对于原本操作的那些个股来说,影响了交易的走向。你只能通过切割资金,把资金分成10个10万,再去套用原来的交易模型。但问题在于,你的选股可能也需要十倍的增长。如果你的交易体量再增加,可能就没法完成交易模型了。所以,不同的交易模型,适用于不同的交易体量,这是一个必然。
4、智能化交易大面积普及导致的内卷。最后就是智能化交易本身,是存在内卷的。一旦设计出来的交易模型有效,就会被广泛复制。一旦被复制,就很快就会被破解,就会导致失效。这就好像量化交易曾经短期内风靡一时,但最终慢慢走向没落,或者说永远保持那么一个市场规模了。因为智能化交易并不是一个市场终局,市场还是需要不同的情绪来带动的。冰冷的机器,通过算法的交易,原本是为了收割情绪。但最终,利用情绪可以去找到算法中的漏洞,让算法落空。就好像算法告诉你,10块涨到15块就该抛售,但如果股价继续上涨,到20,30,40,算法是否又会入场接盘,其实是犹未可知的。任何行业,一定会出现内卷,也一定会经历内卷后,重新达到某种平衡。自己做过尝试,也看过那么多量化交易后,并不建议普通散户,自己去做程序交易的模型。一方面,大部分散户也没有能力去做程序交易。从数据编程,到模型建立,从实战交易,再到参数修正,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很多散户对于程序本身一点概念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利用程序来炒股了。另一方面,即便是通过数据回测,建立了模型,也不代表这个模型适用于未来的市场。模型需要的是稳定的环境,但市场终究是动态变化的,尤其是在牛熊市里,风格反差非常大。这种情况下,模型失效的概率极高,原本赚钱的模型,也会成为失败的模型。或者说,你利用数据回测做的模型,可能也需要好多套,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市场。而你本身,却不具备判断当下市场属于哪种情况的能力,也就不知道该套用哪套模型。对于散户而言,真正的核心在于建立自己的交易模型,从选股到买入和卖出。一套优秀的交易模型,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清晰的选股思路。任何的交易模型,都是需要一个选股的思路,即便程序化交易也不例外。大部分程序化交易的选股思路,主要也有两大类。第一类是K线选股,通过抓取大牛股的K线形态,然后寻找雷同的K线组合。这种可以理解为市场验证下的选股策略,但缺点其实在于量能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行情走势变化。第二类是指标选股,不论是技术指标,还是基本面指标,可以通过输入条件进行选股。这种可以理解为指标验证下的选股策略,但缺点是大部分指标参数需要本人根据经验去拟定。在选股思路这一端上,散户如果是技术流,那就需要大量的图形记忆,带来的盘感进行选股。量价分析,是选股策略的核心和关键。如果是基本面选股,那就需要分析和研究能力,不仅仅能读懂所谓的财报和研报,还要看清行业趋势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也是大部分散户不具备的能力。散户比较适用的场景,其实是通过行业大类的筛选后,做好股票池。然后再通过找到市场热点的引导,根据量价分析的模型,去股票池筛选出,当下值得投资的标的,进行交易。
2、明确的交易策略。交易模型的第二个重点,就是交易策略。所谓的交易策略,就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赚钱。比如,高频交易的模型,盈利策略就是短期波动带来的利差,通过反复的交易去放大利差,最终取得盈利。波段投资的交易模型,是通过短期的超涨超跌,市场情绪的波动变化,从而买入和卖出,赚取情绪带来的交易损失,从而盈利。长线价值投资本身,是寻找到不断增长的上市公司,通过上市公司的价值反馈到股价,赚取企业成长的钱,获得盈利。不同的交易策略,决定了赚的钱不同,也决定了赚钱的方式和持有的周期是不同的。这一点上,散户并没有共性,但从本质上,都更愿意去赚快钱。但散户要明白一点,利差带来的收益,是相互之间的,你赚了就有人会亏。那散户赚取利差的概率,肯定是低于那些大资金的,毕竟别人可以控盘,散户只能跟随。所以,在交易策略上,建议散户多想想明白,自己更符合哪种交易模式。
3、优秀的止盈机制。优秀的模型,一定需要一个好的止盈机制,否则,怎么赚钱自己都不清楚。几乎所有的散户,一定都经历过坐电梯的事情,股价上去了,最终又会掉下去。我们的目标,是赚钱,也就是积累财富,电梯往上坐才能取得正向收益。因此,优秀的止盈机制,是保证你能够不断往上做电梯的一个基础。会买的永远是徒弟,只有会卖的才能真正地赚到钱。卖点的把控有很多种方式,但交易模型讲究的是规范化,也就是一种机制搞定所有情况。宁可少赚,也要落袋,是止盈机制的一个核心。直接目标收益止盈,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因为可以规范化。另一种就是超涨的止盈,以股价与均线的偏离作为止盈的方式,在市场极度狂热的时候退出,效果也会非常不错。最差的就是凭自己的盘感做止盈,这种一旦有贪婪和恐惧夹杂,往往就很难落袋为安了,很容易坐电梯。
4、必要的风险控制。既然是交易模型,除了止盈以外,一定还会有风险管理的机制,或者说是止损。我们不可能每一次买入股票都赚钱,即便是程序化交易也是一样的。但程序化交易的核心之
一,就是它会有一个非常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去管控风险,保证我们不出现大规模的损失。也就是不会因为交易中买错一支股票,出现资金的大幅度折损。因此,好的交易模型,在风险管理上一定有自己的一套。其中,最大的核心是止损机制,以及仓位管理。如果你的止损机制触发点是10%,你的风险管理要求是单笔交易损失不超过3%,那么你的单只股票仓位管理,就必须控制在30%以内。通过止损机制与仓位管理,双管齐下的方式,把综合的损失风险,降到一个可控范围内。那如果我买3只股票,都是30%,然后都下跌了10%,那么也亏了近9%,怎么办。那只能说明你的交易模型,出现了问题,同时买3只股票都下跌,这套交易模型不适用于当下的市场环境。只要是和投资相关的,就一定和风险控制有关,任何好的交易,一定会先做好最坏的打算。
5、动态升级的适用。最后一点,其实也是关键,就是你的交易模型,该怎么样升级,如何地适用不同的市场环境。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你资金30万和资金300万,同样的交易模型,是否适用,该如何升级。市场总市值20万亿和市场总市值80万亿,同样的交易模型,是否适用,该有什么变化。市场成交量亿一天和成交1.5万亿一天,同样的交易模型,是否适用,该如何应对。之所以很难出现一招鲜吃遍天的交易模型,就是因为市场的环境在变化。不仅市场的环境在变,时代也在变,行情的重心也始终在变化。就好像房地产行业、传统金融业等很多行业,已经走过了高速发展的红利期了,互联网行业也已经放慢了前进的步伐,现如今是高新技术企业崛起的时代。市场的投资重心自然会变化,交易模型如何能够动态地升级,成为了重点。既然投资者本身,是建立交易模型的人,市场的升级也就需要投资者本身对于认知进行升级,然后才能把模型升级。作为一个能在股票市场里赚到钱的合格投资者,就需要自己去摸索一套能够适用于大A的交易模型,在变化中固化市场的规律,通过规律的通用性去赚钱。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不断的在行情中,拿着真金白银去试错,最终落得一个什么都没有,还亏钱的结局。
美国西蒙斯教授的大奖章基金,就是完全的程序交易,年收益税后36%,三年翻番,远超过巴菲特。36percent对于短线交易者看上去并不算高,但对拥有巨大资金量的基金是很不容易的。西蒙斯是犹太人著名的数学家,他聘请了计算机科学家、图像识别专家、顶尖程序员设计交易程序,注重日内超短线交易,因为资金量大,交易量巨大,所以只能分散交易,高频交易,每日交易数万笔,不放过每一次小的交易机会。量化交易者称为宽客,国内也有不少量化交易平台,如聚宽、米框、bigquant等等个人用Python可以实现选股,手工下单,如果直接下单自动交易就需要委托软件有支持接口,国内目前似乎还是很少,部分机构可能有。
你描述的这些有专业的名词,叫量化投资程序化交易!量化投资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盈亏概率从而指导投资决策。投资的各大分析流派本质上都是对数据的处理及判断!技术分析断的是交易数据,K线、均线、指标、成交量等等。这些都是由最基础的一笔笔的买卖成交累加出来的!图形的背后都是各种数值,信息技术就是为了处理这些运算所产生的。而价值投资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实际上也都是对各种数据的处理。行业数据、财务报表、经济指标、也都是包含在信息技术之内。有了客观的结论后,剩下的就是要来解决人性认知偏差。人想法是很难做具体的数据化处理的,但却可以提前规划,避免执行的时候手软。信息技术在执行上也是有优势的,把预设的各种限制条件编写成代码。程序自主的去执行策略分析得到的结果!人则退到一个维护者的角色。这种玩法是一种跨学科的组合,通过不断的融合演变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叫金融工程。我主页上有类似的介绍视频,从量化投资的数据如何获取分析,到怎么实现程序化交易自动买卖挂单。都有详细的介绍,有兴趣可以去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