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分类的原因域名推荐原因


IP地址是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将IPv4地址划分为

A、B、

C、D、E五类,每一类中又根据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的位数划分为不同的子类。具体分类如下:

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为

0,表示网络标识,后面的24位表示主机标识。A类地址的范围为1.0.0.0~126.0.0.0。

B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两个高位为10,表示网络标识,后面的16位表示主机标识。B类地址的范围为128.0.0.0~191.255.0.0。

C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三个高位为110,表示网络标识,后面的8位表示主机标识。C类地址的范围为192.0.0.0~223.255.255.0。

D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四个高位为,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用于多点广播(Multicast)的地址。D类地址的范围为224.0.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四个高位为,它是一个实验性地址,保留供研究使用。E类地址的范围为240.0.0.0~255.255.255.255。

IP地址的分类按照网络规模的不同,可以更好地管理网络资源。由于IP地址资源稀缺,所以划分不同的分类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IP地址空间,满足当时互联网规模的需求。但随着互联网发展,IP地址已经越来越稀缺,现在已经逐步采用IPv6地址,这种地址不再采用分类管理,而是采用128位长度,提供更大的IP地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