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分类及子网划分ip地址分类和子网划分


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B类IP地址地址范围从128.0.0.0到191.255.255.255。可用的B类网络有个;

C类IP地址范围从192.0.0.0到223.255.255.255。C类网络可达209万余个,每个网络能容纳254个主机。

D类IP地址第一个字节以“lll0”开始,它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Multicast)中。

以“llll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留。全零(“0.0.0.0”)地址对应于当前主机。全“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ip地址是用来上网的,子网掩码是用来辨别是哪个网段的每台电脑要连接到网络都要有一个自己的ip,这个ip是独一无二的,每个电脑都是不同的,就好比是你的家庭地址一样,每个人地方的地址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了这个IP才可以上网,而子网掩码是用来分清网段的,每个ip都属于不同的网段,有了ip跟子网掩码就可以知道哪个ip地址是属于哪个网段的。

在子网掩码中用1和0来分别网络号位和主机号位,其中是1的表示是网络位,0表示主机位,IP中前面的N位表示网络号,后面的32-N位才是主机号,所以子网掩码总是前面一段全是

1,后面一段全是
0。我们的IP范围就是主机号范围。所有主机号中的最后一个主机号为广播地址。

IP地址根据网络ID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8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容纳主机数达多万台。

A类IP地址地址范围1.0.0.1到127.255.255.254[1](二进制表示为:01-10)。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A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0.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3次方-2=台。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

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6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有个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B类IP地址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二进制表示为:01----10)。最后一个是广播地址。

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0.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的2次方-2=台。

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C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2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8位,C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多,有209万余个网络。适用于小规模的局域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只能包含254台计算机。

C类IP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二进制表示为:01-10)。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每个网络支持的最大主机数为256-2=254台。

D类IP地址在历史上被叫做多播地址(multicastaddress),即组播地址。在以太网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组应该在这个网络中应用接收到一个分组的站点。多播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



(2)IP地址中的每一个字节都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当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4)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该类地址中数字127.0.0.1到127.255.255.255用于回路测试。

从系统的静态IP地址,我们可以获得许多详细信息,例如计算机所在的,国家,地区和城市,为该特定计算机提供服务的服务提供商(ISP)以及非技术信息,例如精确的国家纬度和经度,以及计算机的区域。

动态IP地址是第二类。这些是临时的IP地址。这些IP地址每次连接到时都分配给计算机。它们实际上是从IP地址池中借用的,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共享。由于静态IP地址的可用数量有限,ISP通常会保留分配给他们的部分地址,以便在用户之间以这种方式共享。

IPv4使用32位IP地址。因此,最大IP地址数为232或4,294,967,296。这是一个超过40亿的IP地址。IPv4地址通常被格式化为四个8位字段。每个8位字段表示IPv4地址的一个字节。

IPv6是协议的最新版本。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的全球短缺。IPv6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开发的。IPv6旨在取代IPv4。

IPv6使用128位地址,它允许,即大约3.4×地址。实际数量略小,因为某些范围保留用于特殊用途或未使用。IPv6地址由8组四个十六进制数字表示,组由冒号支持。下面给出一个例子:



1、为每个网段都分配一个C类IP地址段,建议使用192.168.2.0--192.168.254.0段IP地址。由于某些网络设备(如宽带路由器或无线路由器)或应用程序(如ICS)拥有自动分配IP地址功能。

而且默认的IP地址池往往位于192.168.0.0和192.168.1.0段,因此,在采用该IP地址段时,往往容易导致IP地址冲突或其他故障。所以,除非必要,应当尽量避免使用上述两个C类地址段。



2、可采用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如果有必要,可以采用变长子网掩码。通常情况下,不要采用过大的子网掩码,每个网段的计算机数量都不要超过250台计算机。



3、即使选用10.0.0.1--10.255.255.254或172.16.0.1--172.31.255.254段IP地址,也建议采用255.255.255.0作为子网掩码,以获取更多的IP网段。

并使每个子网中所容纳的计算机数量都较少。当然,如果必要,可以采用变长子网掩码,适当增加可容纳的计算机数量。



4、为网络设备的管理WLAN分配一个的IP地址段,以避免发生与网络设备管理IP的地址冲突,从而影响远程管理的实现。基于同样的原因,也要将所有的服务器划分至一个的网段。

IP地址根据其网络部分的长度和主机部分的长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经典的分类方法,IP地址被分为5类,分别是A类、B类、C类、D类、E类。其中

A、B、C三类被广泛使用,D类和E类则用于特殊目的。

A类地址:以0开头,第一个字节为网络部分,后三个字节为主机部分。A类地址可用于大型网络,最多可容纳126个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可容纳个主机。

B类地址:以10开头,前两个字节为网络部分,后两个字节为主机部分。B类地址可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最多可容纳个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可容纳个主机。

C类地址:以110开头,前三个字节为网络部分,最后一个字节为主机部分。C类地址可用于小型网络,最多可容纳2^21个网络,每个网络最多可容纳254个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