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复杂的。其实文庙附近最早是卖邮票钱币古董什么的,还有鱼虫市场,后来都被调整掉了。文庙附近本来只有没几家玩具店。因为它本身是图书批发市场,旁边又建了不少书店,来来往往买书的学生不少,其实那一块地区中学密度也高。不知道什么时候,书店开始卖动漫产品,旁边也渐渐多了不少动漫产品的专卖店,渐渐就成了气候。其实那里价格不好,不如去城隍庙淘东西。现在不论文庙还是城隍庙都不如以前了。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文庙么,以前靠近牌楼的是南市区少年宫,往里原来的文庙一直是半开放式的,周末有书摊(其实现在也有,萧条了,中华路文庙路路口现在还有一个残存的旧书店)。路边长年有小吃摊。然后,现在敬业中学的位置以前叫南市大世界,说白了就是打游戏机的地方。再说周边,原来周围环绕了一群中小学,现在基本拆光只有个敬业和市十了。原来还有个南市游泳池、少年游泳馆,里面有个花鸟市场。所以说以前小时候没事就往文庙跑,有吃有玩有乐,当然了还有拗分的。基本上童年能玩到的那里都有,经年累月下来路边产业就这样定下来了。当然了,经过十几年的改造,现在已经一塌糊涂、萧条的不得了。我从小住在文庙附近,93年动迁走的,现在只不过也偶尔路过怀个旧。
文庙早先是上海地区杂志报刊批发集散地,后来因为火灾安全隐患被迫搬迁走了,所以很多人只知道文庙被称为上海秋叶原却不知道为什么的原因就在这。早期的文庙是acg书籍和电子音像在上海地区最集中的地方,因为游戏杂志和动漫杂志的兴起还有各种国内盗版轻小说和漫画都在文庙能淘到,早年因为城管对街面地摊的管理甚至还会有人在街上为此拉客,之后原先卖幼儿玩具的店铺商家开始进口日产或港产的钢普拉模型进而逐步形成如今的文庙模型市场,外加国内cosplay爱好者和社团也逐渐被文明环境吸引故而被国内二次元爱好者冠以上海秋叶原的美名。
另一个角度看!因为那时90年代日本任天堂世嘉等游戏机掌机和卡带开始从各个私人渠道进入上海有的开店铺有的开包机房!上海本来就是国外舶来品最先到的地方!也是去日本打工人数最多的地方!上海人也是最能接受外来文化的地方!大批本地游戏玩家渴望游戏攻略杂志及最新游戏预告等!那时还没有游戏集中营国内第一家游戏杂志出现!!哪里有!?只有文庙!日本二手少年跳跃杂志也就只有文庙可以淘到!杂志有些啥内容?漫画连载游戏图文攻略新游戏和即将上市主机介绍等等!所以不用多说文庙附近为什么有那么多这样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