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冷战思维的延续,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遗产最大继承者,一直饱受美国的打压,俄罗斯遭受美国制裁已经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年俄罗斯接收克里米亚之后,美国联合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史上最严厉的制裁,这包括冻结俄罗斯国家和个人海外资产、禁止向俄罗斯出口相关敏感高科技技术和产品,利用金融霸权阻止俄罗斯获得美元外汇,禁止相关金融机构向俄罗斯提供贷款,禁止欧盟和美国公司与俄罗斯能源产业公司合作等等,涉及到了俄罗斯政治和经济的方方面面,给俄罗斯造成了极大伤害,在经济上俄罗斯GDP因此缩水40%。虽说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几乎到了极致,效果显著,俄罗斯经济因此一直难以得到良好发展,不过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很难有致命伤害,俄罗斯目前依然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与美国对抗。那么为什么美国对俄罗斯没有致命的制裁方法呢?首先,俄罗斯在基础资源方面拥有足够强的自给自足能力俄罗斯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可谓是地广人稀,并且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世界第
一,水力资源世界第
二,天然气储量世界第
一、石油储量世界第
八,煤、铁、铜、锰、铅、锌等资源储量也极其丰富。在基础资源方面俄罗斯拥有极强的自给自足能力,美国的制裁没有能力在这些方面对俄罗斯造成困扰。其次,美国的制裁很难彻底封锁俄罗斯
1、信息化的今天,全世界因为互联网而紧密连接,任何技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悄无声息的传递给俄罗斯。
2、全球化的今天,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是以利益为导向,美国的制裁不可能符合所有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所以有利益作为驱动,俄罗斯就永远不会被美国彻底封锁,不论是国家和是公司,对美国阳奉阴违的比比皆是,不能和俄罗斯直接做买卖,还可以采取曲线策略,通过第三方、第四方间接进行,甚至还可以采取非法走私的途径。就拿欧洲国家来说,它们一直都和美国同属一个阵营,也很热衷制裁俄罗斯,可是在制裁具体措施上,双方却很难达成一致,由于俄罗斯经济主要靠能源产业,能源出口占到贸易出口60%,美国的意思是要打击俄罗斯能源产业,可是欧洲是能源匮乏地区,冬季取暖的天然气主要依靠俄罗斯输送,不可能不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所以美国要求欧洲国家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一直被拒绝,其中德国不顾美国反对,还一直在推进和俄罗斯进行的“北溪2号”项目。最后,我国因素至关重要由于美国同样对我国采取打压政策,我国和俄罗斯自然而然走到同一个阵营,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不可取代,俄罗斯与我国紧密合作,几乎可以满足俄罗斯所有需要,由于双方在产品上极具互补性,所以也完全可以实现合作共赢。俄罗斯重工业和军工方面实力较强,只是轻工业一直是一个短板,很多生活日用商品需要进口,美国和欧洲对其长期制裁,限制商品出口俄罗斯,有可能造成俄罗斯生活物资短缺,不过我国轻工产业发达,相关成品总产量世界第
一,完全可以满足俄罗斯对轻工产品的需求。同时在资源领域我国和俄罗斯也可以形成良好互补,俄罗斯是资源国家,而我国体大且在全面发展时期,需要海量资源,年在俄罗斯遭受西方制裁时,我国同俄罗斯就签署了价值约万亿美元的天然气订单,目前我国天然气需求总量的五分之一由俄罗斯供给。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我国经济体量的显著提升,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中的地位也在提升,俄罗斯与我国的合作可以用人民币结算,这可以缓解美国利用美元霸权对俄罗斯相关制裁。总之,美国没有对俄罗斯致命的制裁手段,不过长期的制裁对俄罗斯而言也是危害极大,长久的制裁必然导致俄罗斯不可能良好发展,慢慢的俄罗斯就会越来越落后,所以俄罗斯其实是愿意和美国改善关系的,只不过美国霸权主义思维,一直将俄罗斯当成最大的威胁,没有任何真心实意接纳俄罗斯,所以俄罗斯只能是坚持走对抗美国的道路。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针对俄罗斯的“组合拳”,即禁运和制裁相结合,步步加码,是其在不触发“热战”前提下最能对俄构成威胁的方式。美国对俄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掌握了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和规则制订权、解释权,而俄战略最大的短板,则在于其经济结构长期失衡,重工业普遍水平落伍,民用轻工业原本就不强,国民收入和经济严重依赖资源出口——而资源出口就意味着受国际市场变动的影响很大,意味着结算等环节受制于国际金融规则。简单说,美国的长项正好可以卡住俄罗斯的短项。更要命的是,即便资源产业,俄在许多关键技术、设备上还要依赖进口,由于普京为争取民意支持大搞“大福利”,加上俄国内投资氛围口碑很差,吸引外资直投非常吃力,美国在这些方面恰也是“长对短”。事实也的确如此: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的几轮制裁,让俄感到很别扭,当然,发展对华经贸、和德国人搞“北溪2”之类可以缓解压力,但缓解毕竟不是治愈,这些年因为制裁加油价下跌,普京的日子并没有最得意那几年那么滋润。其次则是利用俄给邻居的“恶感”拉人下水。俄在历史上就比较霸道,邻居还活着的基本得罪光,普京上台后虽然国力不如沙俄、前苏,但折腾起来同样心比天高,尤其克里米亚和乌东事件“破了规矩”,让对历史记忆犹新的波罗的海和东欧“前线国家”感到芒刺在背,此时美国趁机拉拢就很容易得手。目前在北约内部,最亲美的不是传统西欧盟友,而恰是这几个“前线国家”,这当然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然,美国若总像折腾乌克兰那样光耍嘴不给干货,这招迟早是会不好使的,但至少在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这几个早就加入北约的“前线国家”这,美国还是多少卖了点力气的。如果算上前苏联,那么最厉害的招当属里根的“星球大战”大忽悠——利用苏联领导人的虚荣心和好大喜功,用几声嘴炮成功地把本就病入膏肓的苏联经济彻底引向全面军备竞赛的邪路,最后拖瘦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