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惨痛的经历:当年快入手的X(还是咸鱼二手),现在价格基本拦腰砍半了吧!
和IU比,单核性能上没有优势;核显,IU也是一直再送(也不算白送,多花费100块左右);价格方面,初期发布都贵,但好歹I家那边增加了小核心数量,而且以前AMD的主板价格是有优势的,毕竟很多B350刷个bios都能上的
U,然而现在换接口了,新上市的主板都很贵,这下主板的价格基本和I家持平了。
另外我最近将手里的超到了5GHz,对比下各路大神的X评测,发现它的性能基本了上和X差不多!
CPU采用了有6核12线程,无小核设计,基础频率为2.5GHz,最高睿频为4.4GHz,全核心睿频为4.0GHz,TDP为65W。超频后全核心都为5.0GHz.
▼基础性能直接汇总成表格看得会比较方便。平均下来,超频后单核提升了17%,多核提升了25%。相比k,k超频后的提升幅度更大,非常酸爽。
▼生产力方面同样的其它测试成绩直接汇总成表格看。平均下来,超频后单核提升了19%,多核提升了24%。
▼K的单核最高频率也是5GHz,正好可以和超频后的单核对比下,同样是5GHz,通过对比测试可以看得,单核性能基本是一致的,平均下来只有~1.2%的差异。
▼使用显卡为ti,对比测试都在2k分辨率下进行的。测试了6款游戏,平均下来超频后也就提高了1.5%。
▼测试了6款光追游戏,平均下来超频后只提高了1%。CPU外频的提高对游戏帧数的提高并不明显。
有兴趣的可以和x的数据对比,我对下CPU部分的,和5G的基本都是互有胜负的。显卡部分因为各个大神级kol评测所用显卡都不同,很多还都是A卡,就不太好对比了。
▼10分钟FPU烤机,一开始bios设定电压为1.26v,最终6核心平均温度76.7℃,AIDA64显示CPU功耗为124w,小米智能插座显示整机输入功耗为245w。然后将电压下调到1.2v也能通过烤机测试,最终6核心平均温度71.5℃,AIDA64显示CPU功耗为113w,小米智能插座显示整机输入功耗为223w。
超频的一大惊喜就是非常容易达到5GHz(每个U的体制不同),个别好点体制能上5.2~5.3GHz。我这颗上到5GHz非常容易,后来电压尝试下1.18v居然也能通过烤机测试;但是尝试超频5.1GHz时,电压提高到1.35v还是失败了,代价太大,于是就放弃了。这样选择360水冷确实有点稍稍奢侈,基本上一款性能稍好的240水冷就足够了。
当然CPU超频后,需要特定的B660主板,预算也会水涨船高。主板方面我列了一个表单,汇总了3款可以超外频的B660MATX主板(华硕还有一款B660ATX主板没有列入)。微星迫击炮的性能和做工方面做到了非常平衡,如果追求性价比也可以选择华擎那款。
x刚上市要2k以上,价格上基本是 b660主板的总合。再加上新主板和DDR5价格都会比较高,所以现在真的不是十分适合入手。
要喷的肯定是价格了,当年x首发卖2k,是因为对面I家的单核性能羸弱,现在人家不弱了,可能还比你强一点,你AMD却不主打性价比了,和竞争对手一样高价?但intel的价格不会直接打5折,毕竟大家都是有记忆的,让老用户怎么再相信你呢?
适合入手的人群,大概是不差钱的尝鲜党,或者死忠的A粉吧,因为就算我这种业余搞搞自媒体的人,CPU降到半价,被那种酸爽感也是被刺激的不要不要的!
即使到了双11有小幅度优惠,但肯定不会价格减半吧!所以适合入手的时间应该是明年,更适合入手时间是下一代CPU发布的时候,到时候U板都降价,即使买新一代CPU,起码主板(上一代)的价格也降下来了,总预算就不会太高!
从技术上来说,Zen4没太多让我兴奋的新东西。唯一让我感兴趣的是前端改了啥可以提高5%IPC,可惜目前也没看到比较详细的分析描述。
但必须要说的是,虽然新东西不多,但Zen4是全方位的提升,每个方向提升一点点综合的结果,是IPC提升了13%。对于现代CPU来说,虽然没有隔壁SunnyCove和GoldenCove这两代17~19%的幅度大,但也是非常优秀了。毕竟隔壁挤了那么多年牙膏,14nm停留了6代产品(要算上桌面几乎没见到的5代酷睿一共7代了),它基数低嘛…
然后TSMC的5nm工艺虽然不是第一次见,手机SoC、显卡都4nm了,不过这么高频率的产品Zen4是第一款,表现很优秀。无论是最高频率的飙升,还是高频下的功耗表现都很亮眼。
频率方面,打从P4冲高频结果功耗爆炸以来,每一代CPU频率提高个200MHz就算不错了,这次一下提高了800MHz。(当然隔壁也不示弱,K比X还高100MHz,到时再比一下电压、功耗吧。)
功耗方面,按TDP和基本频率算的话,X16核170WTDP,扣掉UnCore功耗平均每个核心在4.5GHz下功耗不到10W,Zen34.5GHz时单个核心功耗大约是15~16W。Zen4增大了一倍L2以及多方面优化消耗了更多晶体管,虽然工艺升级晶体管密度更高但每核心面积还是从Zen3的3.24mm²增大到3.84mm²。即便如此,在4.5GHz高频下功耗依然降低了1/3左右。
首先是新的AM5插槽大幅提升了供电能力。AM4从推土机最后一代的挖掘机就开始用,初代锐龙的Zen/Zen 都是8核心。从Zen2开始一举提升到16核心,AM4有限的供电能力导致功耗限制带来的性能损失太大了。105WTDP,扣除近20W的UnCore功耗分给16个核心,平均下来单个核心才6W不到。所以X全核满载时频率降低到3.5GHz,损失了近1/4性能。
AM5触点数量从AM4的增加到,更多的触点允许更大的电流通过,TDP从105W提高到170W,插座最大功耗从142W提高到230W,即便按TDP算每个核心也能分到接近10W。虽然还是喂不饱,但从三成饱到7成饱还是差不少的。所以X对比
X,全核满载下的基本频率从3.5GHz提高到4.5GHz,1GHz的频率提升,特么比最高睿频提升的800MHz还高了200MHz。
除了AM5外的另一个平台新特性是DDR5。现代CPU对内存带宽一直是非常渴求的,别的不说,现代CPU都是冯•诺依曼架构,早在年——初代x86CPU还没诞生,就有论文描述内存和CPU带宽会形成瓶颈了,所以也叫冯•诺依曼瓶颈。
然后这些年来CPU速度一直快速提升,内存虽然也在发展但速度却远低于CPU。别的不说,二十年前AMD自家的单核心K8就是双通道DDR-400,Zen4之前虽然内存发展到了DDR4-带宽提高了9倍,问题是不考虑这么多年来的单核性能提升,核心数已经16倍了,所以虽然内存带宽提高了不少,但带宽瓶颈相对来说却是更严重了。核心数量越多,瓶颈越明显。
DDR5的使用,按照JEDEC标准来说的话,初代DDR5-也比最高的DDR4-带宽增加了50%,多少能缓解一下吧。
所以整个锐龙系列中,最亮眼的就是核心最多的X的多线程性能,不同项目中,低的也有20 %,高的甚至超过了50%。提升35~45%的项目非常多。
X很强,问题是隔壁的大小核真的很有用。大家也别说什么小核就是用来跑分啥的,用不到多线程的,X的16核心也是摆设。用得上多线程的,X和K都是32线程。
所以全大核的系碰上大小核的13代K系列,i5打R5,i7打R7是一点问题没有——13代IPC有小幅提升,频率也冲上去了,单核性能大概率是半斤八两,大核数量一样,13代多了8个小核来凑数。至于i9碰R9,16个小核就算打不过X多出来的8个大核,4打1搞一下X的4个大核还是没什么悬念的。
于是,如果两家同档次价格相近的话,系唯一值得买的只有旗舰的
X,除非AMD愿意降价,用R9-X去打i7,R7去打i5——这个多出来的2个大核打8小核还不一定打得过…
1,显卡是装机核心,先选好了显卡,再根据预算与需求决定CPU跟主板的构筑。——如果你对预算分配存在犹豫,通常来说,有限的预算分配到显卡上大概率比分配到CPU上提升更大。
就目前,皮衣黄的这态度,我建议游戏党都去入AMD显卡(,XT,XT,XT其实都还行,基本无矿),让NV守着高价卡过年去。
2,除显卡外,下一个选择是主板。主板决定了整个生命周期中你的拓展能力,目前来说i家主板能支持DDR4,但架构上只支持当前12代跟13代,也就是今明两年。A家主板需要DDR5内存,支持PCIE-5同时处理器架构大概率支持Zen4,Zen5,Zen6估计长达3~5年的时间。这部分环节,A家主板的寿命会更长的。
目前来说,如果有大量现成的闲置DDR4内存条,那建议选intel主板。如果你考虑安装黑苹果操作系统,那建议选intel主板,如果你对Win10没有刚需,那可以考虑intel,否则可以考虑AMD主板。
3,你把那几样都选好了,最后才轮到CPU。而这种时候,对CPU有较强烈需求的用户一般有自己的想法。不需要别人建议。
若是对CPU没有强烈需求的用户,那只要记住买新不买旧,别买前代产品就行了,当代产品怎么买都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