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务业务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接入设备越来越多,网络地址需求量不断增加,IPv4地址短缺问题日益加剧。政务大数据、城市治理、专网融合、移动办公等来自制度、技术、场景的变革要素正在加速涌现,持续挑战政务外网IPv4服务能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效应对数字时代的业务挑战,需要加快政务外网IPv6演进。
我国IPv6建设起步较早,2003年IPv6建设提上日程,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正式启动。从2013年开始,国家信息中心开始积极研究IPv6应用,随后逐步开展试点工作。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加速推进我国IPv6升级改造进程。2020年,以IPv6海量地址为基础,以协议创新和网络智能化技术创新为核心的“IPv6 ”应运而生。
当前,我国IPv6 政务网络发展步入新阶段。据国家信息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实现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站的IPv6接入服务,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政务门户网站IPv6改造,全面支撑IPv6访问服务。
技术升级是IPv6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有效应对数字时代的业务挑战,加速推动政务外网IPv6发展。7月30日,国家信息中心和华为共同发布《政务外网IPv6演进技术白皮书(2021)》。10月12日,国家信息中心和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共同发布了《IPv6演进路线图和实施技术指南——政务外网》。白皮书的发布旨在为政务外网全面向IPv6演进提供分析和指导,为地方政务外网IPv6改造提供参考。《指南》提出了政务外网IPv6演进总体目标,描述了政务外网IPv6演进路线图景,旨在为各地方各部门政务外网向IPv6演进提供技术指导。《指南》还按照活跃用户、IPv6流量、网络就绪度、云端就绪度、数字资产、IPv6 创新应用六个维度提出了IPv6统计监测指标框架。
基于IPv6 创新技术演进,围绕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网络需求,华为提出IPv6 政务云网解决方案。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何达炳认为,IPv6 是在IPv6的基础上,“ 自动化”“ 安全”“ 超宽”“ 低时延”“ 广联接”“ 确定性”,不断创新以满足数字化时代万物互联的需要。多年来,华为一直致力于IPv6 技术研发,从标准贡献度、技术实现程度、产业合作参与度、商用进度等全方位领先业界,是IPv6规模部署的重要推动者。
我国IPv6网络“高速公路”建设用了近二十年时间,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下一步,我国IPv6网络建设将由“建得好”向“用得好”推进。无论是标准制定、技术升级、应用融合还是规模部署、生态打造,都离不开政产学研界通力合作。只有多方协同才能构筑起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坚实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