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云计算技术来支持自己的业务。而在这其中,云主机作为一种常用的服务形式备受青睐。但是很多人对于“云主机是否拥有独立IP”这个问题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惑。
事实上,在现如今广泛应用的虚拟化技术中,每台虚拟服务器都会被赋予一个唯一标识符——IP地址。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独立IP、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了云主机之后能否获得独立IP。
第一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独立IP”。“独立IP”指你租用或购买某项服务时所获得分配给你个人使用且只属于你自己所有(即不与其他用户共享)且可以直接通过公网进行访问和传输数据等操作而无需经过任何代理或中转的IP地址。
了解了独立IP之后,我们再来看一团云主机的网络架构。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两个概念: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服务器。
物理服务器即指实体硬件设备,而虚拟服务器则是通过软件技术将一个物理服务器划分成多台逻辑上独立、具有相对完整服务功能的“虚拟”计算机。每台虚拟服务器都会被赋予一个唯一标识符——IP地址。
那么在云计算领域中,所谓“云主机”,其本质就是基于虚拟化技术而存在的一种服务形式。顾名思义,“云主机”就像是您自己租用或购买了一台真正属于自己使用且可以随时启停、扩容缩容等灵活控制操作的“独立”的计算资源(CPU、内存、硬盘等)以及相关网络连接和数据交换能力。
在当前大部分商业化提供商所推出并广泛应用于市场中的基于公共资源池模式(PublicCloud)的iaaS服务中,所有用户所使用到的硬件资源均由同一组物理设备所共享,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为每一片云主机分配一个独立的物理IP地址。
既然无法为每一片云主机分配一个独立的物理IP地址,那么现实中我们应该如何获取和使用IP地址呢?
事实上,在大部分公有云服务提供商(例如阿里、腾讯、AWS等)提供的基于虚拟化技术的IaaS服务中,都采用了两种常见方式来进行IP地址管理:
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即网络地址转换。在NAT模式下,用户购买或租用一定数量的“弹性公网IP”并将其绑定至自己需要联网访问或者对外开放端口服务所使用到的各个“私有网络”中。当您启动某台虚拟服务器时,则会自动从已经预先申请并与之绑定好了“弹性公网IP”的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可用IP地址赋值给该虚拟服务器,并通过路由器等设备将数据包进行转发。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降低IPv4地址资源浪费问题,并且能够保证多个VM实例间网络安全隔离,但是由于NAT网络模式下每个虚拟服务器所使用的IP地址均来自于同一组公网地址池中,因此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出现IP冲突、端口映射问题等。
VPC(VirtualPrivateCloud)即虚拟专用网络。在VPC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相应控制台或API等方式创建并管理一个独立的私有网络,并为该私有网络进行单独的IP地址段划分和路由表设置等操作。当您启动某台云主机时,则会从您已经预先申请好了且与之绑定好了“子网”中随机选择一个可用IP地址赋值给该虚拟服务器,并将数据包进行转发。
这种方式不仅保证了VM实例间完全隔离而且能够支持更加灵活多变的IP地址资源管理需求(例如:按业务类型、按区域划分子网),但是需要注意,在VPC网络内部通信时是免费计费的,而如果涉及到对外访问或者接入服务,则还需要购买和使用相应数量和带宽规格大小不同的“弹性公网IP”。
在当前大部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计算服务中,每一团云主机都会被赋予一个唯一标识符——IP地址。但是由于所有用户所使用到的硬件资源均由同一组物理设备共享,因此无法为每一片云主机分配一个独立的物理IP地址。
通过采用NAT网络模式或VPC网络模式等方式进行IP地址管理,则能够在保证安全隔离、减少IPv4地址浪费等方面发挥出其优势,并实现更加灵活和可控制的网络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