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械硬盘做的raid5服务器虽然在持续读取速度上能有爆炸性提升,但是4k性能却没有丝毫提升,(Linus在一期视频中,用了N块的nvme硬盘来加速服务器的盘,企图实现多设备8k视频的在线编辑,结果却空忙活,至今没有解决方案)这导致多设备同时在服务器上剪辑的时候依然会卡顿。接下来介绍下我们公司目前的方案,将服务器做成FreeNas的系统,硬盘群做成ZFS的文件系统(个人建议是做镜像备份,raid5经常会在恢复的过程中又挂掉一块)用于存储原始素材以及工程备份,每台设备配备至少1T的剪辑固态硬盘用于在线编辑,以及4T的机械仓库硬盘用于固态硬盘的备份(现在大容量的固态硬盘降价明显,况且还有1.6T英特尔S的大船盘,企业固态极其稳定,非常适合用于剪辑)。每次新来的素材统一备份到服务器上,各位剪辑师根据需求各自将需要的素材拷贝到本地的机械硬盘上。然后将素材转码到固态硬盘上进行剪辑。因为固态硬盘的安全原因,固态硬盘上的工程文件以及素材,需要每天进行备份,我们使用的是Acronis备份软件,每天上班时间下班进行一次差异备份(一次也就半小时左右吧,有的时候差不多5分钟不到,根据你今天新增加的素材量),备份到各自本地的机械硬盘上,这样就能有效预防万一哪个固态硬盘崩了,导致一个月的工作功亏一篑。然后一个项目完成了,就将工程全部打包回到服务器上,机械硬盘上固态硬盘上的素材就删了,拷入下个项目的素材。等服务器装满了,就可以将这批硬盘封存起来,贴上标签,购置新一批硬盘。
首先是网卡。要求M/s的话,你必须服务器、全部终端换万兆网卡,交换机换万兆交换机,网线全部换万兆光纤。服务器和PC终端都可以淘宝买二手的,不贵。8口的万兆交换机,二手的一般都只有2~4个万兆口,要么买两台四口的,要么买新的MikroTikCRS309-1G-8S IN,左右。加上线和网卡,你的2K~3K预算就花完了。Mac的话,一定要万兆的话,只能是雷电口转万兆,淘宝上见过有左右的,USB转万兆的没见过。
然后是存储。多人共享使用,在线编辑很考验存储的随机性能,这个只能上SSD,机械硬盘是没办法的。SSD要看容量需求——已经完成的项目可以归档到机械硬盘的阵列上,但素材库是没办法的。H700用SSD组RAID的话不支持Trim,写入性能会差很多。要么直接上多块PCI-E的SSD,要么换RAID卡用SATA的SSD组RAID,用哪个方案要看容量需求。
如果素材放机械硬盘阵列,终端访问可以错开的话,MB/s起码需要8盘组RAID6——除非你不怕丢数据或者有备份方案用RAID0或者RAID5。但H700不支持RAID6,要么换RAID卡;要么考虑换成支持ZFS的系统,例如FreeNAS,H700刷IT模式,组RAIDZ2;要么组RAID10,不过要达成M/s 8TB容量的话,你起码要配12块2TB的硬盘。
1、万兆网卡4~5块,服务器和Win10每台一块,淘宝二手销量较高的卖110,服务器可以考虑上双口可以做聚合,淘宝二手有卖290的。万兆光纤线可以跟网卡一起买。但请确认PC和服务器有空闲的PCIE插槽。尤其是服务器,要上双口的话要x8的槽,这个自己确认清楚了。
2、万兆交换机。这个还是买个新的稳定点,MikroTikCRS309-1G-8S IN,淘宝。
3、存储方面,你现在有6块2TB了,建议再买1块2TB的组8盘RAID6或者RAIDZ2。热备盘不要了,H700就8个口连不上去,或者再买一块备着也行,免得坏了一块之后要降级一整天。不清楚你现在用的是家用盘还是企业盘,这个就不说了,企业盘也没几块钱。
4、如果动手能力够强的,H700刷IT模式,装FreeNAS,组RAIDZ2,组RAIDZ2的话,建议单独加一块1TB左右的NVMe固态做L2ARC,性能会好些,不是太大的项目也可以勉强在线编辑。不过需要另配转接卡(插槽不够用的话,装好系统可以远程登录之后关机把显卡拔掉)。
5、H700刷IT模式装FreeNAS搞不定的话,H700好像也支持RAID6(我上面说错了),直接用H700组RAID6就好,不过8盘RAID6的话,缓存如果是512的最好升级到1G,没电池的话补上电池,RAID6。再买一个UPS是更推荐的方案。
6、macmini可以再买一个光口转电口的模块插在交换机上连mini的电口。淘宝有卖370的。MacPro没办法,要么就千兆用着,要么再花左右买一个雷电转万兆的。
7、因为不能在线编辑,我个人建议剩余的预算买512G或者1T的NVMe固态,每台PC配一个。考虑到会有大量写入,推荐用三星的970Pro(工包的SM981好像最近没卖了),MLC闪存没有掉速问题,寿命也长一倍。如果用Pr的话把缓存文件设置在NVMe上,起码项目导入的速度会快很多。512G的左右,1TB的左右,看预算和需求选择买吧。如果Win10电脑已经没有多余的M2插槽,需要另外买转接卡插PCI-Ex4插槽上,所以也要留意PC的主板插了万兆网卡之后还有没有空闲的x4插槽。没插槽的话就只能换SATA的固态,1TB的860EVO就可以,虽然是TLC,不过掉速也能跑满SATA的6Gbps带宽。
这样下来,基本单台机器访问服务器的存储的时候就可以跑满MB/s了,两台同时访问的话还是会掉速,这个就没办法了。